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试卷

【344489】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时间:2025-03-01 21:15:57 作者: 字数:12794字
简介:

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

1.下列对北京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B.能使用天然火

C.模样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 D.生活在险恶的环境里

2.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图所示,居住在以下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分别是(  )

 <a href="/tags/4/" title="测试" class="c1" target="_blank">测试</a> <a href="/tags/208/" title="学期" class="c1" target="_blank">学期</a> <a href="/tags/54/" title="试卷" class="c1" target="_blank">试卷</a>

        干栏式房屋    半地穴式房屋

A.元谋人和半坡人 B.元谋人和北京人

C.河姆渡人和北京人 D.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3.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4.小明正在修补一本残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代替……,……天下变成……天下。”残缺部分是(  )

A.禅让制,选举制;家,公 B.世袭制,禅让制;公,家

C.禅让制,世袭制;公,家 D.选举制,禅让制;共,家

5.“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A.分割诸侯的兵力 B.保证国家的兵源

C.巩固周王的统治 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6.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重量最重的青铜器。其纹饰精美,铸造时需要几百个工匠密切配合操作。以上内容能解读出的历史信息有(  )

商代青铜铸造业技术高超 商王朝能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生产

商代青铜铸造业规模较大 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敲字,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8.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标志着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是(  )

A.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农业产量的提高

9.古装传奇剧《重耳传奇》根据晋文公重耳的真实历史故事改编,讲述了重耳历经宫斗、流亡、返国、称霸的传奇人生,是一部春秋版的王子历险记。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重耳传奇》相关的历史背景(  )

A.周王室衰微 B.诸侯争霸 C.社会动荡 D.商鞅变法

10.下列选项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选自《论语·为政》)出自同一人之口的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C.“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1.一位历史学家说,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以下史实能支持后一种观点的是(  )

实行郡县制 建造阿房宫 统一度量衡 修建骊山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西汉时,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腐化的皇帝是(  )

A.高祖 B.文帝和景帝 C.武帝 D.光武帝

13.《史记》记载:“(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材料中“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  )

A.抚慰异姓功臣 B.加强思想控制

C.强化中央集权 D.提高诸侯地位

14.下表是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统计制作的。表中现象最可能与汉武帝的哪一措施有关(  )

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

儒家(六艺)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支派

103

37

21

10

7

6

12

20

篇数

3123

993

369

217

36

86

107

403

A.实行“推恩令”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盐铁专卖

15.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是初中生学习历史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算一算,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距今(  )

A1882 B1881 C2158 D2157

16.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来自古代中原地区的丝织品,请判断新疆地区使用中原丝织品,最早可能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7.下列历史事件能在下图所示著作中查找到的是(  )

 <a href="/tags/4/" title="测试" class="c1" target="_blank">测试</a> <a href="/tags/208/" title="学期" class="c1" target="_blank">学期</a> <a href="/tags/54/" title="试卷" class="c1" target="_blank">试卷</a>

A.陈胜、吴广起义 B.曹操统一北方

C.八王之乱 D.北魏孝文帝改革

18.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分期,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秦汉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19.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方语言也有很多种,因此国家提倡说普通话。在古代历史上推广使用汉语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 B.蒙古族 C.鲜卑族 D.氐族

20.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

A.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发展

B.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潍坊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

二、非选择题(2113分,229分,2318分,共40)

21.七年级(1)班的同学在学习完先秦历史之后,开展了一次主题为“中华文明,光芒四射”的擂台赛,分为农耕篇、艺术篇、大变革篇、科技文化篇四个模块来进行考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模块一 农耕篇

(1)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请你写出这两大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2)





模块二 艺术篇

 <a href="/tags/4/" title="测试" class="c1" target="_blank">测试</a> <a href="/tags/208/" title="学期" class="c1" target="_blank">学期</a> <a href="/tags/54/" title="试卷" class="c1" target="_blank">试卷</a>  <a href="/tags/4/" title="测试" class="c1" target="_blank">测试</a> <a href="/tags/208/" title="学期" class="c1" target="_blank">学期</a> <a href="/tags/54/" title="试卷" class="c1" target="_blank">试卷</a>

图一    图二 《兰亭集序》



(2)图一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1)汉字书写在东汉以后成为专门的艺术,图二是谁的书法作品?(1)





 模块三 大变革篇

(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谁的主张?(1)他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3)







 模块四 科技文化篇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请结合所学完成下表。(5)

 <a href="/tags/4/" title="测试" class="c1" target="_blank">测试</a> <a href="/tags/208/" title="学期" class="c1" target="_blank">学期</a> <a href="/tags/54/" title="试卷" class="c1" target="_blank">试卷</a>

2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之美】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哪一学派的思想?(1)






【科技之美】

材料二 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有一项发明既能体现“变废为宝”的理念,又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

(2)材料二中“变废为宝”的发明是什么?(1)为这项发明成果的使用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1)






【文化之美】

材料三

 <a href="/tags/4/" title="测试" class="c1" target="_blank">测试</a> <a href="/tags/208/" title="学期" class="c1" target="_blank">学期</a> <a href="/tags/54/" title="试卷" class="c1" target="_blank">试卷</a>     <a href="/tags/4/" title="测试" class="c1" target="_blank">测试</a> <a href="/tags/208/" title="学期" class="c1" target="_blank">学期</a> <a href="/tags/54/" title="试卷" class="c1" target="_blank">试卷</a>  <a href="/tags/4/" title="测试" class="c1" target="_blank">测试</a> <a href="/tags/208/" title="学期" class="c1" target="_blank">学期</a> <a href="/tags/54/" title="试卷" class="c1" target="_blank">试卷</a>

    图一           图二

(3)文字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图一中的文字最早发现于什么时候?(1)图二中秦朝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的字体被称为什么?(1)






【艺术之美】

材料四

 <a href="/tags/4/" title="测试" class="c1" target="_blank">测试</a> <a href="/tags/208/" title="学期" class="c1" target="_blank">学期</a> <a href="/tags/54/" title="试卷" class="c1" target="_blank">试卷</a>  <a href="/tags/4/" title="测试" class="c1" target="_blank">测试</a> <a href="/tags/208/" title="学期" class="c1" target="_blank">学期</a> <a href="/tags/54/" title="试卷" class="c1" target="_blank">试卷</a>

耕牛图(魏晋墓葬壁画)  扬场图(魏晋墓葬壁画)

(4)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精华,能够反映当时历史的特征。材料四两幅壁画反映了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哪一历史特征?(2)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

 <a href="/tags/4/" title="测试" class="c1" target="_blank">测试</a> <a href="/tags/208/" title="学期" class="c1" target="_blank">学期</a> <a href="/tags/54/" title="试卷" class="c1" target="_blank">试卷</a>

(1)材料一中的“操”与“天子”各指谁?(2)



(2)材料一是诸葛亮说给谁的建议?(1)此建议是否正确?结合史实说明。(4)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形势?(2)图中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分别是谁?(3)



(4)台湾在三国时代称为什么?(1)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国家短暂统一的政权是哪一个?(1)



(5)自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到材料二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简单谈谈理由。(4)



答案

一、1.C 点拨:北京人长相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所以C项不正确,答案选C

2D

3B 点拨:由题干关键词“尝百草”可知,答案为神农氏。故选B

4B 5.C

6A 点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重量最重”说明商代青铜铸造业技术高超;“铸造时需要几百个工匠密切配合操作”说明商王朝能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生产;也反映了商代青铜铸造业规模较大,故选A

7B

8A 点拨:结合题干中信息“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分析,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9D 点拨:依据题干信息“晋文公”判断,重耳是春秋时期人,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

10A

11B 点拨:题干中后一种观点是认可秦始皇的功绩,属于秦始皇功绩的是实行郡县制和统一度量衡。

12B 13.C 14.C

15D 点拨: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在公元前138年,距今202013812157年。

16B 点拨:丝绸之路开通是在汉朝,因此新疆地区使用中原丝织品,最早可能是在汉朝。

17A 点拨: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史记》记载的是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事情。A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秦朝;B曹操统一北方发生在东汉末年;C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D北魏孝文帝改革发生在北魏。故能在《史记》中查找到的是A

18D 19.C

20A 点拨:《齐民要术》主要总结的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而其中同时收录了汉族和鲜卑族的技术和经验,而其中同时收录了汉族和鲜卑族的技术和经验,说明了民族之间交流往来密切,因此这部著作体现了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发展。答案选A

二、21.(1)半坡原始农耕文明;河姆渡原始农耕文明。

(2)甲骨文。 王羲之。

(3)商鞅。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4)春秋后期;孟子;老子;“兼爱”“非攻”;韩非。

22(1)百家争鸣。 儒家学派。

(2)造纸术。 蔡伦。

(3)清朝。 小篆。

(4)民族交融。

23(1)曹操、汉献帝。

(2)刘备。 正确。赤壁之战中刘备联合孙权打败了曹操。

(3)三国鼎立。 曹丕、刘备、孙权。

(4)夷洲。 西晋。

(5)进步。因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实现了局部的统一,为全国统一打下基础。


www.ishijuan.cn 爱试卷为中小学老师学生提供免费的试卷下载关注”试卷家“微信公众号免费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