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167】《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1)》导学案
5.4 生活中的常量和变量(1)导学案
【自主学习】:预习课本119-120页,交流与发现部分,完成课本中的4个问题.
【学习目标】
1、了解常量、变量的概念.
2、会在简单的过程中辨别常量与变量.
【精讲点拨】在问题1-4中,哪些量保持不变?哪些量可以取不同的数值?
归纳:在某一问题中, 的量叫常量, 的量叫变量.
例1 指出下列各式的常量和变量.
1、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s=ab,其中,表示面积,a,b分别表示长和宽.
2、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V=3000/t,其中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3000表示路程.
3、茶叶蛋每个0.7元,买个x个y元,则y=0.7x.
【有效训练】p120,练习1
【合作交流】请你再举出生活中用式子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一些实例,与同学交流.
【精讲点拨】例2、写出下列问题中的关系式,并指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
(1)半径为r(cm)的圆的面积为S(cm2),用含r的式子表示S.
(2)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是a与b,用含a,b的式子表面积为S示.
(3)一根长20cm的蜡烛,每小时燃烧5cm,试用燃烧时间时间t(小时)表示蜡烛的剩余量y(cm).
【巩固检测】
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v(m/s)与温度t(ºC)之间的关系式是v=331+0.6t,其中常量是__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______.
2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a与b,周长C=2(a+b),其中常量是___,变量是______.
3、甲、乙两地相距S千米,某, 人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t(时)与他的速度v(千米/时)满足s=vt,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S是变量 B.t是变量 C.v是变量 D.S是常量
4、写出下列问题中的关系式,并指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
(1)用20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设长为x(cm)面积为S(cm2),用含x的式子表示S.
(2)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α与β,用含β的式子表示α.
(3)一盛满30吨水的水箱,每小时流出0.5吨水,试用流水时间t(小时)表示水箱中的剩水量y(吨).
课后延伸必做:
P122 1-2选作3预习p121观察与思考,尝试完成课本问题.
www.ishijuan.cn 爱试卷为中小学老师学生提供免费的试卷下载关注”试卷家“微信公众号免费下载试卷
- 1【354787】初一期末试卷一
- 2【354786】初一期末试卷五
- 3【354785】初一期末试卷四
- 4【354784】初一期末试卷三
- 5【354783】初一期末试卷二
- 6【350123】第6章 知识点梳理
- 7【350122】第5章 知识点梳理
- 8【350121】第4章 知识点梳理
- 9【350120】第3章 知识点梳理
- 10【350119】第2章 知识点梳理
- 11【350118】第1章 知识点梳理
- 12【350117】6.2 方差
- 13【350116】6.1.3 众数
- 14【350115】6.1.2 中位数
- 15【350114】6.1.1 第2课时 加权平均数
- 16【350112】5.3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
- 17【350113】6.1.1 第1课时 平均数
- 18【350111】5.2 旋转
- 19【350110】5.1.2 轴对称变换
- 20【350109】5.1.1 轴对称图形
- 【350108】4.6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 【350107】4.5 第2课时 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 【350106】4.5 第1课时 垂线
- 【350105】4.4 第2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3
- 【350104】4.4 第1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 【350103】4.3 平行线的性质
- 【350102】4.2 平移
- 【350101】4.1.2 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 【350100】4.1.1 相交与平行
- 【350099】3.3 第2课时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 【350098】3.3 第1课时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 【350097】3.2 第2课时 提多项式公因式
- 【350096】3.2 第1课时 提单项式公因式
- 【350095】3.1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 【350094】2.2.3 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 【350093】2.2.2 第2课时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 【350092】2.2.2 第1课时 完全平方公式
- 【350091】2.2.1 平方差公式
- 【350090】2.1.4 第2课时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 【350089】2.1.4 第1课时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