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168】《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1)》教学案
5.4 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 第1课时 教学案
班级: 姓名: 等级:
【教师寄语】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数学.
【学习目标】
1、了解常量、变量的概念.
2、能列出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式子,能准确指出式子中的常量和变量.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常量、变量的概念
【课前预习】
一、预习任务:阅读课本第119——120页,思考“交流与发现”中的问题:
答对的题数x/个 |
1 |
2 |
3 |
4 |
5 |
得分y/分 |
|
|
|
|
|
②在这个问题中,保持不变的量是 ,可以取不同的数值的量是 .
(2)某种期刊每册定价5.80元,买3册应付款 元,买5册应付款 元,
如果买x册,应付款y元,那么y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为y= .
(3)那么y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为y= .
(4)当输入的数据是8时,输出的数据是 ,当输入的数据是10时,输出的数据是 ,如果输入数据x,输出的数据是y, 那么y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为y= .
(5)在问题(2)、(3)、(4)中,保持不变的量是
可以取不同的数值的量是 .
(6)变量:在某一问题中, 叫做变量.
常量:在某一问题中, 叫做常量.
二、预习诊断
1.如果一盒圆珠笔有12支,且售价为18元,那么圆珠笔的售价y(元/支)与圆珠笔的支数x之间的关系式为y= .
2.小明阅读600页的图书,每天读5页,x天读 页,那么余下的页数y与天数x之间的关系式为y= .
3.地理知识告诉我们,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已知北京市某日中午地面附近气温为20℃,设海拔为x千米,此时气温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 .
【课中实施】
一.精讲点拨
1.交流与发现(4)
(1)小亮设计的这个计算机程序中,输出的(y)的分子与输入的(x)的关系是: .
(2)输出的(y)的分母2、5、8、11这几个数之间的联系是 .
那么2、5、8、11这几个数与输入的(x)的关系是 .
那么y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为: .其中 ________是常量,_______是变量.
2. 一根弹簧原长12cm,它能挂的质量不超过20kg,并且每挂重1kg就伸长0.5cm,如果挂重x(kg),挂重后弹簧的长度y(cm),写出y用关于x的代数式.并指出这个式子中的常量与变量.
二.拓展延伸
出租车的起步价是3元,当超过3公里每公里收费1.5元,某人乘车x公里(x>3),他应交的车费是y是多少元?并指出这个式子中的常量与变量.
三.系统总结
【限时作业】
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v(m/s)与温度t(ºC)之间的关系式是v=331+0.6t,其中常量是________,变量是_____.
2、在圆的周长公式C=2
R中,________是常量,_______是变量.
3、某城市大剧院观众席的座位按下列方式设置:
-
-
排 数
1
2
3
4
…
座位数
50
53
56
59
…
-
上述问题中,第五排有
个座位,第六排有
个座位;第
排有
个座位.
4、数学课上,李老师编制了一个程序,当输入任一个有理数时,显示屏上的结果总是所输入的有理数的平方与1的差的2倍.若输入-1,并将显示的结果再次输入,这时显示的结果是( )
A. 0 B. -1 C.-2 D. -4
5、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4厘米,它的长为x 厘米,宽为y厘米,那么y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为y= .其中 ________是常量,______是变量.
【反思】:
www.ishijuan.cn 爱试卷为中小学老师学生提供免费的试卷下载关注”试卷家“微信公众号免费下载试卷
- 1【354787】初一期末试卷一
- 2【354786】初一期末试卷五
- 3【354785】初一期末试卷四
- 4【354784】初一期末试卷三
- 5【354783】初一期末试卷二
- 6【350123】第6章 知识点梳理
- 7【350122】第5章 知识点梳理
- 8【350121】第4章 知识点梳理
- 9【350120】第3章 知识点梳理
- 10【350119】第2章 知识点梳理
- 11【350118】第1章 知识点梳理
- 12【350117】6.2 方差
- 13【350116】6.1.3 众数
- 14【350115】6.1.2 中位数
- 15【350114】6.1.1 第2课时 加权平均数
- 16【350112】5.3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
- 17【350113】6.1.1 第1课时 平均数
- 18【350111】5.2 旋转
- 19【350110】5.1.2 轴对称变换
- 20【350109】5.1.1 轴对称图形
- 【350108】4.6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 【350107】4.5 第2课时 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 【350106】4.5 第1课时 垂线
- 【350105】4.4 第2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3
- 【350104】4.4 第1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 【350103】4.3 平行线的性质
- 【350102】4.2 平移
- 【350101】4.1.2 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 【350100】4.1.1 相交与平行
- 【350099】3.3 第2课时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 【350098】3.3 第1课时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 【350097】3.2 第2课时 提多项式公因式
- 【350096】3.2 第1课时 提单项式公因式
- 【350095】3.1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 【350094】2.2.3 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 【350093】2.2.2 第2课时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 【350092】2.2.2 第1课时 完全平方公式
- 【350091】2.2.1 平方差公式
- 【350090】2.1.4 第2课时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 【350089】2.1.4 第1课时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