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951】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后作业:6.2方差(含答案)
课时作业(三十四)
方 差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2013·泉
州中考)甲、乙、丙、丁四位选手各射击10次,每人平均成绩都是9.3环,方差如下表:
选手 |
甲 |
乙 |
丙 |
丁 |
方差(环2) |
0.035 |
0.016 |
0.022 |
0.025 |
则这四人中成绩发挥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013·随州中考)数据4,2,6的中位数和方差分别是(
)
A.2,
B.4,4 C.4,
D.4,
3.已知样本x1,x2,x3,…,xn的方差是1,那么样本2x1+3,2x2+3,2x3+3,…,2xn+3的方差是( )
A.1 B.2 C.3 D.
4
二、填空题
(每小题4分,共12分)
4.(2013·茂名中考)小李和小林练习射箭,射完10箭后两人的成绩如图所示,通常新手的成绩不太稳定,根据图中的信息,估计这两人中的新手是 .
5.(2013·咸宁中考)跳远运动员李刚对训练效果进行测试,6次跳远的成绩如下:7.6,7.8,7.7,7.8,8.0,7.9(单位:m),这6次成绩的平均数为7.8,方差为
.如果李刚再跳两次,成绩分别为7.7,7.9.则李刚这8次跳远成绩的方差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2013·德州中考)甲、乙两种水稻实验品种连续5年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如下(单位:吨/公顷):
品种 |
第1年 |
第2年 |
第3年 |
第4年 |
第5年 |
甲 |
9.8 |
9.9 |
10.1 |
10 |
10.2 |
乙 |
9.4 |
10.3 |
10.8 |
9.7 |
9.8 |
经计算,
=10,
=10,试根据这组数据估计 种水稻品种的产量比较稳定.
三、解答题(共26分)
7.(12分)如图所示是甲
、乙两人在一次射击比赛中击中靶的情况(击中靶中心的圆面为10环,靶中各数字表示
该数所在圆环被击中所得的环数),每人射击了6次.
(1)请用列表法将他俩的射击成绩统计出来.
(2)请你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对他俩的这次射击情况进行比较.
【拓展延伸】
8.(14分)为了从甲、乙两名选手中选拔一个参加射击比赛,现对他们进行一次测验,两个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为了比较两人的成绩,
制作了如下统计图表.
甲、乙射击成绩统计表
|
平均数 |
中位数 |
方差 |
命中10环的次数 |
甲 |
7 |
|
|
0 |
乙 |
|
|
|
1 |
甲、乙射击成绩折线图
(1)请补全上述图表(请直接在表中填空和补全折线图).
(2)如果规定成绩较稳定者胜出,你认为谁应胜出?说明你的理由.
(3)如果希望(2)中的另一名选手胜出,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应该制定怎样的评判规则?为什么?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方差越
小越稳定,0.016<0.022<0.025<0.035,所以乙发挥最稳定.
2.【解析】选C.从小到大排列为2,4,6,
中位数是
4,因为平均数是(2+4+6)÷3=4,所以方差为
[(2-4)2+(4-4)2+(6-4)2]=
.
3.【解析】选D.设样本x1,x2,x3,…,xn的平均数为m,方差为
,
则样本2x1+3,2x2+3,2x3+3,…,2xn+3的平均数为2m+3,其方差为
=4
=4.故选D.
【知识拓展】
计算方差时的规律
样本 |
平均数 |
方差 |
x1,x2,…,xn |
|
s2 |
kx1,kx2,…,kxn(k为常数) |
k |
k2s2 |
x1+a,x2+a,…,xn+a (a为常数) |
|
s2 |
kx1+a,kx2+a,…,kxn+a (a为常数) |
k |
k2s2 |
4.【解析】从
图象上观察,小林的波动比较小,说明小林的成绩稳定;小李的波动比较大,说明小李的成绩不稳定,应该是一个新手.
答案:小李
5.【解析】这8次成绩的平均数为7.8,根据方差公式计算s2=
<
,所以李刚8次跳远成绩的方差变小了.
答案:变小
6.【解析】因为
=10,
=10,
=
[(9.8-10)2+(9.9-10)2+(10.1-10)2+(10-10)2+(10.2-10)2]=0.02,
=
[(9.4-10)2+(10.3-10)2+(10.8-10)2+(9.7-10)2+(9.8-10)2]=0.244,
所以甲种水稻品种的产量比较稳定.
答案:甲
7.【解析】(1)
环数 |
6 |
7 |
8 |
9 |
10 |
甲命中环数的次数 |
0 |
0 |
2 |
2 |
2 |
乙命中环数的次数 |
0 |
1 |
0 |
3 |
2 |
(2)
=9环,
=9环,
=
,
=1.
因为
=
,
<
,所以甲与乙的平均成绩相同,但甲发挥比乙稳定.(
表示平均数,s2表示方差)
8.【解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得乙的射击成绩为:2,4,6,8,7,7,8,9,9,10,
则平均数为
=7(环),中位数为7.5环,
方差为
[(2-7)2+(4-7)2+(6-7)2+(8-7)2+(7-7)2+(7-7)2+(8-7)2+(9-7)2+(9-7)2
+(10-7)2]=5.4(环);
甲的射击成绩为9,6,7,6,2,7,7,?,8,9,平均数为7(环),
则甲第八环成绩为70-(9+6+7+6+2+7+7+8+9)=9(环),所以甲的10次成绩为:9,6,7,6,2,7,7,9,8,9.
中位数为7(环),
方差为
[(9-7)2+(6-7)2+(7-7)2+(6-7)2+(2-7)2+(7-7)2+(7-7)2+(9-7)2+(8-7)2
+(9-7)2]=4,
补全表格如下:
甲、乙射击成绩
统计表
|
平均数 |
中位数 |
方差 |
命中10环的次数 |
甲 |
7 |
7 |
4 |
0 |
乙 |
7 |
7.5 |
5.4 |
1 |
甲、乙射击成绩折线图
(2)由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甲比较稳定,故甲胜出.
(3)如果希望乙胜出,应该制定的评判规则为:平均成绩高的胜出;如果平均成绩相同,则随着比赛的进行,发挥越来越好者或命中满环(10环)次数多者胜出.因为甲、乙的平均成绩相同,乙只有第5次射击比第四次射击少命中1环,且命中1次10环,而甲第2次比第1次、第4次比第3次、第5次比第4次命中环数都低,且命中10环的次数为0次,即随着比赛的进行,乙的射击成绩越来越好.
- 1【354787】初一期末试卷一
- 2【354786】初一期末试卷五
- 3【354785】初一期末试卷四
- 4【354784】初一期末试卷三
- 5【354783】初一期末试卷二
- 6【350123】第6章 知识点梳理
- 7【350122】第5章 知识点梳理
- 8【350121】第4章 知识点梳理
- 9【350120】第3章 知识点梳理
- 10【350119】第2章 知识点梳理
- 11【350118】第1章 知识点梳理
- 12【350117】6.2 方差
- 13【350116】6.1.3 众数
- 14【350115】6.1.2 中位数
- 15【350114】6.1.1 第2课时 加权平均数
- 16【350112】5.3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
- 17【350113】6.1.1 第1课时 平均数
- 18【350111】5.2 旋转
- 19【350110】5.1.2 轴对称变换
- 20【350109】5.1.1 轴对称图形
- 【350108】4.6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 【350107】4.5 第2课时 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 【350106】4.5 第1课时 垂线
- 【350105】4.4 第2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3
- 【350104】4.4 第1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 【350103】4.3 平行线的性质
- 【350102】4.2 平移
- 【350101】4.1.2 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 【350100】4.1.1 相交与平行
- 【350099】3.3 第2课时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 【350098】3.3 第1课时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 【350097】3.2 第2课时 提多项式公因式
- 【350096】3.2 第1课时 提单项式公因式
- 【350095】3.1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 【350094】2.2.3 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 【350093】2.2.2 第2课时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 【350092】2.2.2 第1课时 完全平方公式
- 【350091】2.2.1 平方差公式
- 【350090】2.1.4 第2课时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 【350089】2.1.4 第1课时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