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782】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真题
绝密★启用前
211768-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真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分 |
得分 |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我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 )
A.绿色出行 B.焚烧垃圾 C.节约用纸 D.随手关灯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没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B.钨熔点高,可用于制灯丝
C.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浓硫酸有腐蚀性,可用于干燥气体
3.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②尽量贴近地面逃离,寻找安全出口
③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④跳楼
⑤打湿床单,披在身上
⑥携带贵重物品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4.载人飞艇的气囊内填充的气体是( )
A.甲烷B.二氧化碳C.氦气D.氮气
5.小东同学将少量医用酒精涂在手背上,先感到手背凉凉的,后闻到了酒精的气味,会儿发现酒精不见了,气味也变淡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手背凉凉的——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
B.闻到了酒精的气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酒精不见了——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D.气味变淡了——分子的总数减少
6.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酚酞试液检验其酸碱性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 B.
溶解
C.
取用 D.
检验
7.有一种“可呼吸二氧化碳”电池,放电时吸收二氧化碳,充电时放出二氧化碳。放电时,金属钠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单质和碳酸钠,此反应涉及到的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3个二氧化碳分子:
B.碳酸钠的化学式:
C.碳酸根离子:
D.金属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
8.如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自制无壳鸡蛋 B.
自制酸碱指示剂
C.
自制汽水 D.
自制即热饭盒
9.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食物纤维,食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纤维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D.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对人体健康无益
10.硫、氯和硒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B.硫和硒两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C.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
D.硫和氯为常量元素是由于摄入的营养物质中硫、氯元素的含量相对较大
11.利用酸性氯化铜蚀刻废液(含有
和
)制备碱式碳酸铜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已知碱式碳酸铜的分解温度为2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蚀刻废液中加入碳酸钠固体反应时,溶液
保持不变
B.洗涤固体是为了去除固体表面的杂质氯化钠
C.干燥固体时,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越好,但温度应低于220 ℃
D.该工艺流程可减少水污染
12.下列对化学实验中有时出现的一些意外现象或结果解释不合理的是( )
实验 |
|
|
|
|
实验现象 |
①中产生大量气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②瓶口、瓶中均未熄灭 |
瓶子变瘪 |
点燃氢气,立即发生了爆炸 |
开始无明显变化,后铝箔表面析出红色物质,产生大量气泡 |
结果或解释 |
A装置漏气 |
B.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
C.点燃前未检验氢气的纯度或收集的氢气量不足 |
D.硫酸铜溶液中含有酸性物质 |
二、填空与简答
1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八年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常用磷酸铁锂电池(如图)作为动力。
(1)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突出的优点是 。
(2)磷酸铁锂电池外壳常用的材料大体分为三种:塑料、钢壳和铝壳,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电池工作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
(3)电极材料磷酸铁锂(
)中,锂、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4)报废的磷酸铁锂电池经过预处理、酸浸、除杂等环节回收得到的物质,可重新作为制作该电池的原料。已知拆解电池所得材料中含铁片、铜箔、铝箔等,采用硫酸“酸浸”的目的是除去铁、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写其中一个),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1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化合物的是 。
(2)①请写出下图中变化2的化学方程式: ;
②关于上述变化过程的理解,正确的有 。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C.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原子数目均不变
D.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互转化
15.“我行其野,芃芃其麦”。东营某智慧高效农业示范区万亩小麦长势喜人。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1)小麦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 。
(2)经测定该示范区土壤的酸碱度为8.02,可知土壤呈 性。
(3)为使小麦枝繁叶茂,叶色深绿,提高产量,可以适当施加的肥料是 。
A.
B.
C.
D.
(4)要向小麦喷洒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现有
固体,需水 t。
(5)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两者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①烧杯 (填“甲”或“乙”)中上层清液为饱和溶液
②图2中P点的含义是 ;
③将温度由
升高到
,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 (填“能”或“不能”)全部溶解。
16.2024年春节期间,广饶县孙子文化园举办的“孙武归来—春秋奇妙夜”沉浸式夜游项目在全国引起轰动,现场表演的非遗项目“打铁花”不仅有“火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的古老浪漫,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
(1)“打铁花”就是将生铁熔化后的铁水打向空中,形成铁花。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的主要原理: 。
(2)表演者将铁水打得又高又散的主要原因是 。
(3)从合金的性质角度分析:打铁花用生铁而不用纯铁的依据是 。
(4)炼制铁水需要生铁,请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
)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
(5)为了探究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一 |
取两根同样的铁丝,各在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在酒精灯上引燃后,一根在空气中,一根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
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
|
二 |
取等质量的铁丝和铁粉,分别将铁丝、铁粉放在或撒在酒精灯火焰上,观察现象 |
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铁粉在空气中 |
|
【实验反思】
(6)有同学认为不做实验二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你认为他的依据是 。
17.东营临海,海洋为我们生产、提取和改造物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目前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东营港已开建我国最大的膜法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项目。2023年底已建成一期工程,每天生产淡水可达5万吨。东营盐场主要使用“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从海水中提取出食盐。但制盐过程受天气影响较大,单位土地产出较低,人员占用量大等因素制约,国际上有的国家已经使用电渗析法浓缩海水,蒸发结晶制盐。粗盐精制后可配得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就是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得到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进而生产盐酸、漂白粉、塑料、肥皂和农药等化工产品。海水晒盐后的苦卤是重要的化学资源,将苦卤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后,又将氢氧化镤转化为氯化镁溶液,最后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
(1)与热分离法相比,膜分离法淡化海水其突出的优点有 (写出一点即可)。
(2)东营适合“盐田法”制盐的有利因素有 。
A.东营临海 B.土地面积大,滩涂平坦
C.地下卤水含量丰富 D.多为盐碱地,可随意使用
(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 。
(4)海水制镁过程中,将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需加入的物质是 (填物质名称)。
三、实验题
18.特定人群、环境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如何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展了下列活动。
【界定任务】
(1)小英同学认为,首先了解制作简易供氧器的供氧原理再确定制取装置。同学们一致认为制作简易供氧器还需要考虑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速率、制得氧气的纯度、制氧剂的用量和配比等。根据 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等确定收集装置。
【建构模型】
老师提供了以下实验装置,同学们选择装置用过氧化氢分解和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获得氧气。
(2)仪器a的名称为 ;仪器b的名称为 。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 (填字母),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模仿改造】
化学制氧机(原理图见图1)利用过碳酸钠白色固体、二氧化锰黑色粉末产生氧气。过碳酸钠(
)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
(4)加湿过滤仓不仅可以过滤杂质,利用氧气 溶于水的性质,使氧气变得湿润;而且根据 来判断产生氧气的速率。
(5)验证加湿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 。
(6)制氧机内部气流采用高压进低压出(即产生的气体在高处聚集,经导管从低处进入加湿过滤仓)的方式,可能的原因有 。
(7)选择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反应原理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填字母)。
A.原料是否价廉易得
B.所制气体的性质
C.反应速率是否适中
D.制得气体是否纯净
E.实验条件是否易于控制
F.是否安全、环保
【评价反思】
展示环节,小英同学所在小组制作的简易供氧器(如图2)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并提出如下修改意见:在导管出口处加装一个带有调气阀的鼻氧管,以提高适用性。
四、计算题
19.小亮的爷爷用洁厕灵和“84”消毒液对马桶清理消毒时,被产生的一种刺激性气体呛得咳嗽不止。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查阅资料得知:“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
),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
,两者混合后产生有毒气体,主要反应如下:
X的化学式为 ,因此两者不可同时使用。
(2)卫生洁具清洗剂国家标准要求洁厕灵中
的质量分数不得超过
。为验证某合格品牌洁厕灵中
的含量,小亮同学取
该产品倒入锥形瓶中,他至少需要加入多少克碳酸钙,才能保证洁厕灵中
完全反应?(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当出现 现象时,证明洁厕灵中的
已完全反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A.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B.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符合题意;
C.节约用纸,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森林的砍伐,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D.随手关灯,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D
A、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净水,不符合题意;
B、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可用于制灯丝,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符合题意。
故选:D。
3. D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过滤有毒烟尘,正确;
②二氧化碳受热后密度变小,高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故尽量贴近地面逃离,寻找安全出口,正确;
③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不易逃离,可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正确;
④发生火灾时,不能跳楼,防止引发更大的危险,错误;
⑤发生火灾时,可打湿床单,披在身上,防止皮肤被灼伤,正确;
⑥发生火灾时,应迅速撤离,不能因携带贵重物品而耽误时间,错误。
故选:D。
4. C
A、甲烷密度比空气小,但具有可燃性,存在安全隐患,不能用于填充载人飞艇的气囊;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于填充载人飞艇的气囊;
C、氦气的密度小、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填充载人飞艇的气囊;
D、氮气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差较小,不能用于填充载人飞艇的气囊;
故选:C。
5. C
A.酒精挥发从手上吸热,酒精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说法正确;
B.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精气味,说法正确;
C.酒精挥发,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到空气中,所以酒精不见了,说法错误;
D.酒精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到空气中,气味变淡了,是因为酒精分子的总数减少了,说法正确。
故选C。
6. C
A.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溶解时,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固体,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试管口,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A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3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为
,正确;
B、碳酸钠化合物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碳酸根化合价为-2,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碳酸钠的化学式为
,错误;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注离子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省略不写,碳酸根离子为
,错误;
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金属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
,错误;
故选:A。
8. B
A、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白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自制酸碱指示剂,是因为紫卷心菜中的色素能溶解在酒精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自制汽水过程中,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和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自制即热饭盒过程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9. A
A.纤维素[(C6H10O5)n]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选项说法正确;
B.纤维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n)∶(1×10n)∶(16×5n)=36∶5∶40,其中岩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说法错误;
C.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n+1×10n+16×5n=162n,选项说法错误;
D.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是纤维素可以清洁消化道壁,加速食物中有害物质移出消化道,对人体健康有益,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0. B
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说法正确;
B、硫和硒两种元素位于同一纵列,所以属于同族元素,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说法正确;
D、硫和氯为常量元素是由于摄入的营养物质中硫、氯元素的含量相对较大,说法正确;
故选B。
11. A
A、蚀刻废液中含有盐酸,溶液显酸性,pH<7,加入碳酸钠固体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说法错误;
B、加入碳酸钠固体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洗涤固体是为了去除固体表面的杂质氯化钠,说法正确;
C、根据题中信息,碱式碳酸铜的分解温度为220 ℃,干燥固体时,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越好,但温度应低于220 ℃,说法正确;
D、该工艺流程最终得到碱式碳酸铜固体,铜离子几乎没有排放,所以可减少水污染,说法正确;
故选A。
12. B
A.①中产生大量气泡,说明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②瓶口、瓶中均未熄灭,说明未收集到二氧化碳或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较少,则可能是A装置漏气,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也能导致装置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也能导致瓶子变瘪,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符合题意;
C.点燃氢气,立即发生了爆炸,说明氢气不纯,则可能是点燃前未检验氢气的纯度或收集的氢气量不足,使氢气中混有一定量的空气,则点燃时,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
D.开始无明显变化,是因为铝箔表面有一层氧化铝薄膜,后铝箔表面析出红色物质,是因为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产生大量气泡,说明硫酸铜溶液中含有酸性物质,铝和酸反应生成氢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与简答
13.
(1)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合理即可)(2)塑料
电(3)7∶64(4)
或
置换
(1)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2)塑料属于合成材料,钢是铁的合金,钢和铝均属于金属材料;
电池工作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磷酸铁锂中锂、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
(4)采用硫酸“酸浸”的目的是除去铁、铝,发生反应为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4.
(1) AD B(2)
D
(1)图A表示的是氧分子构成的氧气,图B表示的是氧化汞分子构成的氧化汞,图C表示的是汞原子构成的汞,图D表示的是氧分子构成的氧气,所以表示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AD;表示化合物的是B;
(2)①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变化2是汞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A、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汞是由原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
B、如图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故说法错误;
C、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数目一定不变,但分子的数目不一定变,故说法错误;
D、据图可知,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互转化,故说法正确;
故选D。
15.
(1)糖类(2)碱(3)AD(4)1498.5(5) 乙
时,硝酸钾、氯化钾溶解度相等 能
(1)小麦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糖类。
(2)经测定该示范区土壤的酸碱度为8.02,pH>7,可知土壤呈碱性。
(3)氮元素可使小麦枝繁叶茂,叶色深绿,提高产量,可以适当施加含有氮元素的肥料;
A、
含有氮元素,符合题意;
B、
不含有氮元素,不符合题意;
C、
不含有氮元素,不符合题意;
D、
含有氮元素,符合题意;
故选:AD。
(4)要向小麦喷洒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现有
固体,加水稀释,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要水的质量为
,
,解得:
,需要水的质量为1498.5t。
(5)①如图1所示可知:甲完全溶解,乙没有完全溶解,说明烧杯乙中上层清液为饱和溶液。
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固体溶解度相等,图2中P点的含义是
时,硝酸钾、氯化钾溶解度相等。
③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可知:烧杯乙中溶液为饱和溶液,
时,烧杯甲中物质溶解度大于烧杯乙中物质溶解度,结合图2硝酸钾、氯化钾溶解度曲线可知:烧杯甲中是氯化钾,烧杯乙中是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
时氯化钾完全溶解,将温度由
升高到
,硝酸钾肯定完全溶解,由②可知:
时,硝酸钾、氯化钾溶解度相等相等,将温度由
升高到
,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能全部溶解。
16.
(1) 点燃
(2)增大铁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3)合金的熔点比组分金属的熔点低(4)
高温
(5) 氧气浓度可以影响铁燃烧(合理即可) 立即燃烧 接触面积可以影响铁燃烧(合理即可)(6)“打铁花”的原理和现象已经验证了接触面积可以影响铁燃烧(合理即可)
(1)“打铁花”过程中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燃
;
(2)“打铁花”过程中铁和氧气反应,表演者将铁水打得又高又散的主要原因是增大铁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3)合金的熔点比组分金属的熔点低,因此生铁比纯铁更容易燃烧;
(4)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高温
;
(5)实验一:取两根同样的铁丝,各在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在酒精灯上引燃后,一根在空气中,一根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氧气浓度可以影响铁燃烧;
实验二:取等质量的铁丝和铁粉,分别将铁丝、铁粉放在或撒在酒精灯火焰上;铁粉和空气接触面积比铁丝大,所以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铁粉在空气中会立即燃烧;说明接触面积可以影响铁燃烧;
(6)“打铁花”的原理和现象已经验证了接触面积可以影响铁燃烧,所以不做实验二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
17.
(1)不受天气影响/单位土地产出量较多/人员占用量小(2)AB(3)
通电
(4)稀盐酸
(1)东营盐场主要使用“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从海水中提取出食盐。但制盐过程受天气影响较大,单位土地产出较低,人员占用量大等因素制约,与热分离法相比,膜分离法淡化海水其突出的优点有不受天气影响、单位土地产出量较多、人员占用量小。
(2)A、东营临海,资源丰富,是适合“盐田法”制盐的有利因素,符合题意;
B、土地面积大,滩涂平坦,为“盐田法”制盐提供场地,是适合“盐田法”制盐的有利因素,符合题意;
C、地下卤水不能随意开采,否则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不是适合“盐田法”制盐的有利因素,不符合题意;
D、东营多为盐碱地,不可随意使用,不是适合“盐田法”制盐的有利因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3)氯碱工业是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得到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通电
。
(4)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海水制镁过程中,将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需加入的物质是稀盐酸。
三、实验题
18.
(1)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2)
锥形瓶
水槽(3)
AC或AE
(4) 不易
产生气泡的快慢(5)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为氧气(6)更利于气体排出,有利于提纯氧气(7)BD
(1)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等确定收集装置;
(2)仪器a的名称为锥形瓶;仪器b的名称为水槽;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可选择A,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装置可选择C向上排空气法或E排水法,故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AC或AE;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
(4)加湿过滤仓不仅可以过滤杂质,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使氧气变得湿润;而且根据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产生氧气的速率;
(5)氧气具有助燃性,则验证加湿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为氧气;
(6)制氧机内部气流采用高压进低压出(即产生的气体在高处聚集,经导管从低处进入加湿过滤仓)的方式,可能的原因:有利于气体排出,更有利于提纯氧气;
(7)选择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反应原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原料是否价廉易得、反应速率是否适中、实验条件是否易于控制、是否安全、环保,不需要考虑所制气体的性质和制得气体是否纯净,故选BD。
四、计算题
19.
(1)Cl2(2)解:设至少需要加入碳酸钙的质量为x。
x≈8.2
g答:至少加入碳酸钙的质量为8.2
g,才能保证洁厕灵中HCl完全反应。(3)不再产生气泡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a、Cl、O、H的个数分别是1、3、1、2,生成物中含Na、Cl、O、H的个数分别是1、1、1、2,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Cl,故X的化学式为Cl2;
(2)见答案;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当出现不再产生气泡现象时,证明洁厕灵中的HCl已经完全反应。
- 1【326883】重庆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A卷
- 2【326882】浙江省台州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3【326880】浙江省金华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4【326881】浙江省丽水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5【326879】浙江省嘉兴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6【326878】浙江省杭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
- 7【326877】新疆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8【326876】天津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9【326875】四川省自贡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10【326874】四川省雅安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11【326873】四川省遂宁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12【326872】四川省南充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13【326870】四川省德阳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14【326871】四川省眉山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15【326867】山东省淄博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
- 16【326869】四川省成都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17【326868】上海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
- 18【326866】山东省烟台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19【326864】山东省日照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
- 20【326865】山东省威海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326861】山东省济宁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326862】山东省聊城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
- 【326863】山东省青岛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
- 【326860】山东省济南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326858】青海省西宁市城区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326859】山东省德州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
- 【326857】内蒙古通辽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326856】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32685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326854】内蒙古赤峰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326853】辽宁省沈阳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326852】辽宁省大连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326851】辽宁省本溪辽阳葫芦岛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
- 【326849】江苏省盐城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
- 【326850】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 【326848】江苏省盐城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326847】江苏省徐州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卷
- 【326846】江苏省无锡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
- 【326845】江苏省泰州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 【326842】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四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