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597】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3章 整式的加减3.1 列代数式3.1.3 列代数式课时练习
列代数式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比a大1的数”用代数式表示是 ( )
A.a+1
B.-a+1 C.a D.a-1
2.一件衣服原价为a元,降价10%后的价格为 ( )
A.0.9a元 B.110a元
C.
元 D.
元
3.(青海中考)通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某通信公司的手机本地话费标准按原标准每分钟降低a元后,再次下调了20
%,现在收费标准是每分钟b元,则原收费标准每分钟是 ( )
A.(a+
b)元 B.(a-
b)元
C
.(a+5b)元 D.(a-5b)元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4.某班a名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其中男生b名(b<a).若只由男生完成,每人需植树15棵;若只由女生完成,则
每人需植树________棵.
5.有一棵树苗,若栽下去时,树高2.1米,以后每年长0
.3米,则n年后该树高为________米.
6.有a名男生和b名女生在社区做义工,他们为建花坛搬砖,男生每人搬了40块,女生每人搬了30块.这a名男生和b名女生一共搬了________块砖(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三、解答题(共26分)
7.(6分)一项工程,甲单独做a天完成
,乙单独做b天完成,用代数式表示:
(1)甲、乙合做m
天,能完成这项工程的多少?
(2)甲、乙共同完成这项工程,共需要多少天?
8
.(12分)用代数式表示:
(1)比a与b的和小3的数.
(2)比
a与b的差的一半大1的数.
(3)比a除以b的商的3倍大8的
数.
(4)比a除b的商的3倍大8的数.
【拓展延伸】
9.(8分)用a米长的篱笆材料在空地上围成一个绿化场地,现有两种设计方案:一种是围成正方形的场地;另一种是围成圆形的场地.试问选用哪一种方案,围成的场地面积较大?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一个加数为a,一个加数为1,列式为a+1.列代数式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文字语言中的关键词,从而明确其中的运算关系,
正确地列出代数式.
2.【解析】选A.降价10%指的是在原价a的基础上降价,所以降价10%后的价格为(1-10%)a元,即0.9a元.
3.【
解析】选A.首先表示出下调了20%前的价格,然后加上a元,即可得到,为
b÷(1-20%)+a=a+
b.
4.【解析】b名男生共植树15b棵,其中女生有(a-b)名,所以,只由女生完成,则每人需植树
棵.
答
案:
5
.【解析】每年长0.3米,则n年长0.3n米,n年后树高为(2.1+0.3n)米.
答案:(2.1+0.3n)
6.【解析】男生每人搬了40块,共有a名男生,
所以男生搬运的砖数是:40a.
女生每人搬了30块,共有b名女生,
所以女生搬运的砖数是:30b,
所以男女生共搬运的砖数是:40a+30b.
答案:(40a+30b)
7.【解析】
表示
甲一天的工作量,
表示乙一天的工作量,这里1代表这项工程的总工作量.
(1)甲、乙合做m天,能完成这项工程的m(
+
).
(2)甲、乙共同完成这项工程,共需要
天.
8.【解析】(1)(a+b)-3. (2)
+1.
(3)
×3+8. (4)
×3+8.
9.【解析】所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米.
所以其面积为(
)2=
(平方米).
所围成的圆的半径为
米,
所
以其面积为π·(
)2=π·
=
(平方米).
因为16>4π,所以
<
,
所以围成圆形场地时,围成的场地面积较大.
- 1【354787】初一期末试卷一
- 2【354786】初一期末试卷五
- 3【354785】初一期末试卷四
- 4【354784】初一期末试卷三
- 5【354783】初一期末试卷二
- 6【350123】第6章 知识点梳理
- 7【350122】第5章 知识点梳理
- 8【350121】第4章 知识点梳理
- 9【350120】第3章 知识点梳理
- 10【350119】第2章 知识点梳理
- 11【350118】第1章 知识点梳理
- 12【350117】6.2 方差
- 13【350116】6.1.3 众数
- 14【350115】6.1.2 中位数
- 15【350114】6.1.1 第2课时 加权平均数
- 16【350112】5.3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
- 17【350113】6.1.1 第1课时 平均数
- 18【350111】5.2 旋转
- 19【350110】5.1.2 轴对称变换
- 20【350109】5.1.1 轴对称图形
- 【350108】4.6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 【350107】4.5 第2课时 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 【350106】4.5 第1课时 垂线
- 【350105】4.4 第2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3
- 【350104】4.4 第1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 【350103】4.3 平行线的性质
- 【350102】4.2 平移
- 【350101】4.1.2 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 【350100】4.1.1 相交与平行
- 【350099】3.3 第2课时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 【350098】3.3 第1课时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 【350097】3.2 第2课时 提多项式公因式
- 【350096】3.2 第1课时 提单项式公因式
- 【350095】3.1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 【350094】2.2.3 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 【350093】2.2.2 第2课时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 【350092】2.2.2 第1课时 完全平方公式
- 【350091】2.2.1 平方差公式
- 【350090】2.1.4 第2课时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 【350089】2.1.4 第1课时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