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146】6.4统计图的选择 同步练习2
6.4 统计图的选择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清楚地反映事件的变化情况.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4.在如下图扇形统计图中,根据所给的已知数据,若要画成条形统计图,甲、乙、 丙三个条形对应的三个小长方形的高度比为_________.
5.上图是某校初一学生到校方式的条形统计图, 根据图形可得出骑自行车人数点初一总人数_______%.
二、解答题:
6.为了反映长江水位变化情况,你认为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好? 为什么?
7.在一片果园中,有不同种类的果树.
(1)为了反映某种果树的种值面积占整个果园中的面积百分比最多,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
(2)为了反映某种果树的种植面积的具体数目,你认为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
8.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人口普查中的部分数据.
|
全国人口总数(亿) |
文盲人口总数(亿) |
文盲比例(%) |
成人文盲率(%) |
1949年 |
3.6 |
2.9 |
80 |
|
1964年 |
6.94 |
2.48 |
35.73 |
60 |
1982年 |
10.08 |
2.30 |
22.82 |
34.49 |
1990年 |
11.33 |
1.80 |
15.88 |
22.21 |
1995年 |
12.07 |
1.45 |
12.01 |
16.58 |
2000年 |
12.9533 |
0.8507 |
6.57 |
8.72 |
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 画图表示全国人口总数的增长情况和全国文盲人口总数的下降情况.
9.下表是反映某地区某一天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时间(时)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24 |
温度℃ |
2 |
0 |
-2 |
0 |
3 |
5 |
8 |
10 |
9 |
8 |
7 |
5 |
3 |
请根据上面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并根据折线图大致描述一下该日该地区的气温大致变化.
10.图中是某报社“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热线电话的统计图, 其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最多,共70个,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周“百姓热线”共接热线电话多少个?
(2)有关道路交通问题的电话有多少个?
参考答案
一、
1.条形统计图 2.折线统计图 3.扇形统计图 4.3:4:5 5.30
二、
6.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好,因为反映长江水位变化的情况,体现事件的变化情况符合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7.(1)选择扇形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
8.如答图:
9.如答图:
从4时到14时温度逐渐升高,从14时到24时温度逐渐下降,4时的温度最低等.
10.解:(1)设共接热线电话x个,则环境保护热线数:70=35%·x,∴x=200个.答:略
(2)有关道路交通所占百分比为20%,∴有关道路交通热线数=20%×200=40(个) 答:略.
www.ishijuan.cn 爱试卷为中小学老师学生提供免费的试卷下载关注”试卷家“微信公众号免费下载试卷
- 1【354787】初一期末试卷一
- 2【354786】初一期末试卷五
- 3【354785】初一期末试卷四
- 4【354784】初一期末试卷三
- 5【354783】初一期末试卷二
- 6【350123】第6章 知识点梳理
- 7【350122】第5章 知识点梳理
- 8【350121】第4章 知识点梳理
- 9【350120】第3章 知识点梳理
- 10【350119】第2章 知识点梳理
- 11【350118】第1章 知识点梳理
- 12【350117】6.2 方差
- 13【350116】6.1.3 众数
- 14【350115】6.1.2 中位数
- 15【350114】6.1.1 第2课时 加权平均数
- 16【350112】5.3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
- 17【350113】6.1.1 第1课时 平均数
- 18【350111】5.2 旋转
- 19【350110】5.1.2 轴对称变换
- 20【350109】5.1.1 轴对称图形
- 【350108】4.6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 【350107】4.5 第2课时 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 【350106】4.5 第1课时 垂线
- 【350105】4.4 第2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3
- 【350104】4.4 第1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 【350103】4.3 平行线的性质
- 【350102】4.2 平移
- 【350101】4.1.2 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 【350100】4.1.1 相交与平行
- 【350099】3.3 第2课时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 【350098】3.3 第1课时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 【350097】3.2 第2课时 提多项式公因式
- 【350096】3.2 第1课时 提单项式公因式
- 【350095】3.1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 【350094】2.2.3 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 【350093】2.2.2 第2课时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 【350092】2.2.2 第1课时 完全平方公式
- 【350091】2.2.1 平方差公式
- 【350090】2.1.4 第2课时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 【350089】2.1.4 第1课时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