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襄州区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酬 韵 2. 3.B 4.C 5.A 6.米开朗琪罗;罗曼·罗兰;
铜雀春深锁二乔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沉舟则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蜡炬成灰泪始干 明月楼高休独倚 悄怆幽邃
妈妈,这样做不好吧!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您怎么能例外呢?老师说了,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每个人都要有很强的节水意识。您也不希望看到最后一滴水是自己的眼泪吧!”
9.(1)示例1:探寻名胜古迹累积知识须(“需、要、应、当”等)行万里路。
(2)绘制“走四方”旅游路线、开展“走四方”征文比赛等 (2分,每个1分)
(3)围绕“共享单车”在于“共享”,提高素质,争创文明人。回答(意思对即可给2分)
(4)示例:开行旅游公交,方便散客出行;增加旅游设施,如快餐、公厕等;挖掘旅游产品,让更多的特产走进千家万户,让村民更快脱贫。
两个险要的地点 境况的险恶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
情趣 为,是 B
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玩乐,却不知道太守因为人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
醉翁亭:太守自谓也。喜雨亭:亭以雨名,志喜也。
16.相同点:甲乙两文都体现了他们关心民生疾苦、与民同乐的思想。
不同点:甲文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而乙文主要表达作者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心情。
17.说明胡杨林在靠近罗布泊一带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
18. 举例子,列数字 “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19.“这出悲剧”指的是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的结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
20.示例:无知的人类,或许你们认为从我这里抢夺一切是天经地义的,但我要警告你们,贪婪会使你们失去一切,大自然会惩罚你们的!
21.(3分)插叙。(1分)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2分)
B不满 (4)父亲只是吃了24粒芝麻
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煤车的沉重以及父亲拉煤艰难的情形。
B.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连用三个动词“捧”、“埋”、“鼓动”,生动传神地刻画出父亲假装吃烧饼的行为。
24.是一个能吃苦耐劳、聪明能干、爱子女、爱家庭、有责任心的人。
25.①以数字入题,新颖独特。②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暗示全文主旨之所在。④以小见大,用芝麻的少和小反衬出父爱的厚重。(答出三点即可)
26.按照中考标准。
- 1语文版2007-2008八年级下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 2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及答案
- 3襄州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 4语文版《公输》同步练习
- 5语文版《你是你的船长》同步练习
- 6语文版《为人民服务》同步练习
- 7语文版《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
- 8语文版《古文二则--孙权劝学、祖逖北伐》同步练习
- 9语文版《南京大屠杀》同步练习
- 10语文版《放下你的鞭子》同步练习
- 11语文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
- 12语文版《岳阳楼记》同步练习
- 13语文版《大堰河--我的保姆》同步练习
- 14语文版《永久的悔》同步练习
- 15语文版《樵夫,别砍那棵树》同步练习
- 16语文版《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 17语文版《日出》同步练习
- 18语文版《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同步练习
- 19语文版《滑铁卢之战》同步练习
- 20语文版《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 语文版《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
- 语文版《苏珊 安东尼》同步练习
- 语文版《致空气》同步练习
- 语文版《背影》同步练习
- 语文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
- 语文版《阿炳在1950》同步练习
- 语文版《钦差大臣》同步练习
-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练习题
-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总复习题默写
-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学案(全册)
- 语文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综合能力题及答案
-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语文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题2
- 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题
-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题古文专项训练
-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 语文: 第5课 《再塑生命》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