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数学试卷

【330840】期末检测题

时间:2025-02-11 18:49:44 作者: 字数:15851字
简介:



期末检测题

(满分:120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如果直线AB平行于轴,则点AB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A.横坐标相等 B.纵坐标相等

C.横坐标为0 D.纵坐标为0

2. 若点P )在直角坐标系的 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

A.0,-2 B.20 C.40 D.0,-4

3. 下列图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4.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1与矩形ABCO的边OCBC分别交于点EF,已知OA=3OC=4,则CEF的面积是(  )

组合 157

A6 B3 C12 D9

5. 已知直线y=kx -4k0)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

积等于4,则直线的关系式为(  )

Ay=-x-4 By=-2x -4

Cy=-3x+4 Dy=-3x-4

6. 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随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7. 在△ABC中,AC=5,中线AD=4,则AB边的取值范围是(

A1AB9 B3AB13

C5AB13 D9AB13

8. 如图所示,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1 m,一个微型机器人由A点开始按ABCDBEA的顺序沿等边三角形的边循环运动,行走2 012 m停下,则这个微型机器人停在(  )


  1. A B.B C.C D.E

组合 199 组合 202

9. 如图所示,在△ABC中,AQ=PQPR=PSPR⊥ABRPS⊥ACS,则三个结论①AS=AR;②QP∥AR;③△BPR≌△QPS中(  )


A.全部正确 B.仅①和②正确 C.仅①正确 D.仅①和③正确

10.如图所示是一个风筝的图案,它是以直线AF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BD≌△ACD B.AF垂直平分EG

C.直线BGCE的交点在AF D.△DEG是等边三角形

组合 193 组合 196

11.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就连小小的台球桌上都有数学问题,如图所示,∠1=∠2,若∠3=30°,为了使白球反弹后能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那么击打白球时,必须保证∠1为(  )


A.60° B.30° C.45° D.50°

12. 以下各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
1)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 cm,一边长为9 cm,则它的周长为17 cm22 cm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
3)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5)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A.(1)(2)(3 B.(1)(3)(5

C.(2)(4)(5 D.(4)(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 已知是整数,点在第二象限,则_____

14.如图所示,已知函数和的图象交于点(-2-5),根据图象可得方程的解是 .

组合 175

15. 如图所示,∠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

③△ACN≌△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将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组合 178 组合 107

16. 如图所示,将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3=20°,则∠2= .

17. 如图所示,已知△ABC和△BDE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DCE,若∠BAD=39°

BCE= .

组合 61 组合 89

18.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中,EFG分别为ABACBC的中点,点P为线段EF上一个动点,连接BPGP,则△PBG的周长的最小值是 .

19. 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图中所标1234),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大小一样的三角形玻璃?应该带 去.

组合 217

20.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三、解答题(共60分)

21.6分) 如图,在平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

1)线段CD是线段AB经过怎样的平移后得到的?

2)线段AC是线段BD经过怎样的平移后得到的?



组合 214





22. 6分)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0)与B04).

1)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并在直角坐标系内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2)如果(1)中所求的函数的值在-4≤≤4范围内,求相应的的值在什么范围内.













23. 8分) 如图所示,AB分别是轴上位于原点左右两侧的点,点P2p)在第一象限,直线PAy轴于点C0,2),直线PBy轴于点D,△AOP的面积为6.

1)求△COP的面积;

2)求点A的坐标及p的值;

3)若△BOP与△DOP的面积相等,求直线BD的函数关系式.

组合 211

24.8分)如图所示,△ABC是等腰三角形,DE分别是腰ABA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D=CE,连接DE交底BCG.求证:GD=GE

组合 208

25. 8分)(1)如图(1)所示,以 的边 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 和正方形 连接 ,试判断 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园林小路,曲径通幽,如图(2)所示,小路由白色的正方形大理石和黑色的三角形大理石铺成.已知中间的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 平方米,内圈的所有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是 平方米,这条小路一共占地多少平方米?

组合 70












26. 8分)如图所示,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下顺序进行折叠:对折,展平,得折痕EF(如图①);沿CG折叠,使点B落在EF上的点B′处,(如图②);展平,得折痕GC(如图③);沿GH折叠,使点C落在DH上的点C′处,(如图④);沿GC′折叠(如图

);展平,得折痕GC′GH(如图 ⑥).
1)求图 ②中∠BCB′的大小.
2)图⑥中的
GCC′是正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组合 104










27. 8分)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BCECD的中点,连接AEBEBE⊥AE,延长AEBC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1FC=AD;(2AB=BC+AD

组合 92





28. 8分)将两个等边△ABC和△DEFDEAB)如图所示摆放,点DBC上的一点(除BC点外).把△DEF绕顶点D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得边DE,DF与△ABC的边(除BC边外)分别相交于点MN
1)∠BMD和∠CDN相等吗?
2)画出使∠BMD和∠CDN相等的所有情况的图形.
3)在(2)题中任选一种图形说明∠BMD和∠CDN相等的理由.

组合 220

参考答案


1. A 解析:∵ 直线AB平行于轴,∴ AB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横坐标相等.

2. B 解析:∵ P )在直角坐标系的 轴上,∴ ,解得,

P的坐标是(20).

3. C 解析:由轴对称图形的性质,ABD都能找到对称轴,C找不到对称轴,故选C.

4. B 解析:当y=0时,-=0,解得=1
E的坐标是(10),即OE=1.
∵ OC=4
,∴
EC=OC-OE=4-1=3.

F的横坐标是4
∴ y=×4-=2
,即CF=2.
∴ △CEF
的面积=×CE×CF=×3×2=3.故选B

5. B 解析:直线 =k -4k0)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为(0-4),
直线
=k -4k0)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4
∴ 4××=4
,解得k=-2,则直线的关系式为
y=-2 -4.故选B

6. A 解析:因为正比例函数(≠0)的函数值随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所以答案选A.

7. B 解析:如图所示,延长ADE,使DE=AD,连接BE
在△ADC和△EDB中,
∴ △ADC≌△EDB
SAS),∴
AC=BE.
∵ AC=5
AD=4,∴
BE=5AE=8.
在△ABE中,AE-BEABAE+BE
∴ AB
边的取值范围是3AB13.故选B.

组合 223

8. C 解析:∵ 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均为1 m

机器人由A点开始按ABCDBEA的顺序沿等边三角形的边

循环运动一圈,即为6 m.

2 012÷6=335……2,即行走了335圈余2 m

行走2 012 m停下时,这个微型机器人停在C点.故选C

9. B 解析:∵ PR=PSPR⊥ABRPS⊥ACSAP=AP

∴ △ARP≌△ASPHL),∴ AS=AR,∠RAP=∠SAP.

AQ=PQ,∴ QPA=∠QAP

∴ ∠RAP=∠QPA,∴ QP∥AR.

而在△BPR和△QPS中,只满足∠BRP=∠QSP=90°PR=PS,找不到第3个条件,

无法得出△BPR≌△QPS.故本题仅①和②正确.故选B

10. D 解析:A.因为此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正确;
B.
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连线,正确;
C.
由三角形全等可知,BG=CE,且直线BGCE的交点在AF上,正确;
D.
题目中没有60°条件,不能判断是等边三角形,错误.故选D

11. A 解析:∵ 台球桌四角都是直角,∠3=30°
∴ ∠2=60°.∵ ∠1=∠2
,∴
1=60°,故选A

12. D 解析:(1)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 cm,一边长为9 cm,则三边长可能为9 cm

9 cm4 cm,或4 cm4 cm9 cm,因为4+49所以它的周长只能是22 cm,故此命题错误;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故此命题错误;
3)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错误,必须是夹角;
4)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此命题正确;
5
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正确.

如图所示:∵ AD∥BC,∴ 1=∠B,∠2=∠C.

AD是角平分线,∴ 1=∠2

∴ ∠B=∠C,∴ 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故选D

13. -1 解析:因为点A在第二象限,

所以,所以.

又因为是整数,所以.

14.=-2 解析:已知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2-5),所以方程的解为.

15. ①②③ 解析:∵ E=∠F=90°,∠B=∠CAE=AF

∴ △ABE≌△ACF.∴ AC=AB,∠BAE=∠CAFBE=CF,∴ ②正确.

∵ ∠B=∠C,∠BAM=∠CANAB=AC,∴ ACN≌△ABM,∴ ③正确.

∵∠1=∠BAE-∠BAC,∠2=∠CAF -∠BAC,又∵ BAE=∠CAF

1=∠2,∴ ①正确.

题中正确的结论应该是①②③.

16. 50° 解析:如图,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4=∠1+∠3=50°,∵ 2和∠4是两平行线间的内错角,∴ 2=∠4=50°

组合 226

17. 39 解析:∵ ABC和△BDE均为等边三角形,

AB=BC,∠ABC =∠EBD=60°BE=BD.

∵ ∠ABD=∠ABC +∠DBC,∠EBC=∠EBD +∠DBC

∴ ∠ABD=∠EBC

∴ △ABD≌△CBE,∴ BCE=∠BAD =39°

18. 3 解析:要使PBG的周长最小,而BG=1一定,只要使BP+PG最短即可.
连接AGEFM
ABC是等边三角形,EFG分别为ABACBC的中点,
∴ AG⊥BC.
EF∥BC,∴
AG⊥EFAM=MG
∴ A
G关于EF对称,∴
P点与E重合时,BP+PG最小,

PBG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2+1=3

19. 2 解析:134块玻璃不同时具备包括一完整边在内的三个证明全等的要素,所以不能带它们去.只有第2块有完整的两角及夹边,符合ASA,满足题目要求的条件,是符合题意的.

20. 20°120° 解析:设两内角的度数为、4.
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时,+4+4=180°=20°
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时,4++=180°=30°4=120°.
因此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20°120°

21. 解:(1)将线段AB向右(或下)平移3个小格(或4个小格),再向下(或右)平移4个小格(或3个小格),得线段CD.

2)将线段BD向左平移3个小格(或向下平移1个小格),再向下平移1个小格(或向左平移3个小格),得到线段AC

22. 分析:根据AB两点可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解:(1)由题意得

这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 -4≤≤4,∴ -4≤≤4,∴ 0≤≤4

组合 229

23. 解:(1)过点PPF⊥y轴于点F,则PF=2
∵ C
02),∴
CO=2.∴ SCOP=×2×2=2
2)∵
SAOP=6SCOP=2,∴ SCOA=4,∴ OA×2=4
∴ OA=4
,∴
A-40.∴ SAOP=×4|p|=6,∴ |p|=3.
P在第一象限,∴
p=3.
3)∵
SBOP=SDOP,且这两个三角形同高,∴ DP=BP,即PBD的中点.
PE⊥轴于点E
E20),F03).∴ B40),D06).
设直线BD关系式为
y=k+bk≠0),则解得
直线BD的函数关系式为
y=+6

组合 238

  1. 分析:从图形看,GEGD分别属于两个显然不全等的三角形:△GEC和△GBD.此时就要利用这两个三角形中已有的等量条件,结合已知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方法不止一种,下面证法是其中之一.

证明:过EEF∥AB且交BC的延长线于F

在△GBD及△GEF中,∠BGD=∠EGF(对顶角相等)

B=∠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B=∠ACB=∠ECF=∠F,所以△ECF是等腰三角形,从而EC=EF

又因为EC=BD,所以BD=EF

  由①②③知△GBD≌△GFE (AAS),所以 GD=GE

组合 235

25. 解:(1 的面积相等.

理由如下:过点 ,过点 的延长线于 ,则 .

四边形 和四边形 都是正方形,

2)由(1)知外圈的所有三角形的面积之和等于内圈的所有三角形的面积之和,

这条小路的占地面积为 平方米.

组合 241

26. 分析:1)由折叠的性质知:=BC,然后在Rt中,求得cos∠的值,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知识即可求得∠BCB′的度数;
2)首先根据题意得:GC平分∠BCB′,即可求得∠GCC′的度数,然后由折叠的性质知:GH是线段CC′的对称轴,可得GC′=GC,即可得
GCC′是正三角形.

解:(1)由折叠的性质知: =BC

Rt△中,∵ cos∠=,∴ =60°,即∠BCB′=60°.

2)根据题意得:GC平分∠BCB′,∴ GCB=∠GCB′=∠BCB′=30°

∴ ∠GCC′=∠BCD-∠BCG=60°.

由折叠的性质知:GH是线段CC′的对称轴,∴ GC′=GC,∴ GCC′是正三角形.

27. 分析:(1)根据AD∥BC可知∠ADC=∠ECF,再根据ECD的中点可证出△ADE≌△F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

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判断出AB=BF即可.

证明:(1)∵ AD∥BC(已知),∴ ADC=∠EC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CD的中点(已知),∴ DE=EC(中点的定义).

在△ADE与△FCE中,∠ADC=∠ECFDE=EC,∠AED=∠CEF

∴ △ADE≌△FCEASA),∴ FC=AD(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 ADE≌△FCE,∴ AE=EFAD=C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BE⊥AE,∴ BE是线段AF的垂直平分线,∴ AB=BF=BC+CF.

AD=CF(已证),∴ AB=BC+AD(等量代换).

28. 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外角性质即可得出;
2)根据(1)分类画出图形,即可解答;
3)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出
.

解:(1)相等.
2)有四种情况,如下:
3)选④证明:
∵ △ABC
和△DEF均为等边三角形,∴ B=∠EDF=60°
∴ ∠ADB+∠BMD+∠B=180°
,∠EDF+∠ADB+∠CDN=180°
∴ ∠BMD=∠CDN

组合 263